實習生:交大傳科系104級 韓惠宇
實習單位名稱:流浪者攝影藝術工作室
實習部門:不指定
實習單位地址: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625巷33號
實習單位連絡電話:(02)2783-1100
實習日期:103.07.01 - 103.08.31
上下班時間:不固定
主要以工作室的計畫和接case為主,計畫的部分有「童話-小小攝影家寄給世界的明信片」,會到一些偏鄉去教導孩童攝影,以及帶簡單的工作坊,課程共為期兩天,第一天早上會先幫他們上簡單的攝影課程,下午會帶小朋友去外拍,隔天則是用第一天外拍的作品,去做氰版顯影,做出藍曬作品。
另外,現在工作是最重要的計畫是「大巨蛋計畫」,受到大巨蛋的承包商春源鋼鐵委託,到工程內部做紀錄片的拍攝和靜態影像的紀錄與創作,除了巨蛋施工現場外,也會到鋼鐵公司的鑄造廠拍攝。
在以上的計畫之外,在工作室的藝廊會有定期的活動,通常是在周末,像是評圖大會、針孔攝影工作坊和展覽等等,這些活動都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與。
我在活動和出計畫的時候主要負責錄影將過程記錄下來,到後期老闆會讓我去主導童話計畫的課程,由我幫小朋友上課和安排細節。去大巨蛋的話我會跟著紀錄片的導演,擔任助理的角色協助搬器材和注意聲音大小正不正確。行政的部分,要撰寫大小活動的新聞稿並且連絡媒體,很常要打電話確認各個環節的細節,包括巨蛋和計畫合作的學校等等。實習結束前,老闆讓我負責策畫一個小小的展覽,在工作室的展間,從挑作品到部展和開幕,都要自己來。
● 實習期間最大的收穫?
在這裡遇到的每項工作或多或少都有蠻多收穫,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很多藝術界的人,還有自己從無到有策劃一個展覽。我自己非常喜歡藝術,但因為從小沒什麼接觸,也沒有繪畫和手工的天分,所以距離這個領域一直有些距離。剛好這次實習的老闆本身是個攝影藝術家,跟在他身邊跑來跑去,對於攝影有很多新的眼界和體會,也認識不少藝術家以及從事藝術行政工作的前輩。老闆聽到我對於藝術行政有興趣,人也很好的跟我介紹很多,甚至說有機會可以推薦我出國學習。自己策劃展覽的部分是我覺得兩個月中最有挑戰性,也最讓我興奮的事情,因為很喜歡看展覽,也一直想往策展方面走,從來沒想過只是實習竟然就有機會接觸這一塊,光是這個經驗我就覺得這兩個月的實習很值得了!
● 到該單位實習需要具備哪些技能?
因為主要的工作都是在做影像的動態和靜態紀錄,所以對於攝影機和相機的使用都要蠻清楚了解的,再來就是畫面的構圖要漂亮,相機雖然會有景深,但還是要注意背景有沒有雜物,要盡量避掉。另外一個部分就是溝通,在這邊我很常都在和別人進行電話聯絡事情,每次都是老闆直接給我一個號碼,要我直接打去和對方連絡相關事務。一開始都會因為自己年紀小有點緊張,到後來習慣就會比較自然,溝通的對象來自四面八方,有媒體、藝術家也有學校機構等等,每次講話都要很清楚自己要表達什麼,也要很有禮貌地向對方介紹自己,確認好每件事情,藝確保活動可以順利進行。
● 工作時間是否固定?
工作時間非常不固定,因為老闆本身很隨興,工作室的計畫也不是每天都有,基本上時間很彈性也很不彈性。有計畫出去的時候時間會比較規律,沒事的時候就在工作室處理一些行政事務,每個星期二晚上會固定開大巨蛋的會議,有時候會到很晚。常常也會跟老闆討論事情到半夜兩三點,有時候計畫也是五六點就要出門。不過因為上班不用打卡,也沒有固定時間,所以沒事都不用早起,通常事情都是在下午,整個工作的感覺會比較像SOHO族。
● 在職場工作和在學校學習有何差別?
過去學習的比較像是紙上談兵,然而要將這些轉換成實際的應用,真的有一定的難度,無論是在理論課或是實務課上面的學習都是,中間的轉圜需要經過很多思考和嘗試。另外,對我來說我覺得在職場上面工作,其實比在學校學習有動力多,因為自己努力的成果是真的要拿出去給別人,可以很即時的得到回饋,有成果的話也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到。也因為是真實在職場工作,不會像在學校一樣,做的事情總是和業界有所落差,所以會更專注地去學習和思考。
*相關連結:【媒語記】交大傳科104級實習展FB粉絲專頁